太行山深處的山西澤州東四義村幾十年來堅持做好愛國清潔作業,被評價為“一把掃帚掃出新天地”。
走在村里寬闊整潔的柏油路上,聽著鄉民介紹村里的改變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:愛國清潔運動不僅提高了大眾健康水平,還推進了當地經濟和大眾文化發展。
據村里的白叟介紹,新中國成立后,東四義村大力開展以 “四凈”“五滅”(“家凈、院凈、街道凈、個人凈”,滅“臭蟲、蚊子、老鼠、蒼蠅、跳蚤”)為主要內容的全民愛國清潔運動,清理了廢物堆,改造了污水溝,昔日暴虐的瘟疫銷聲匿跡,鄉民生命健康有了保證。
據不完全統計,從1951年以來,東四義村堅持每年粉刷兩遍一切墻壁,每粉刷一次,需用石灰一萬五千斤等,每年粉刷總面積為96000多平方米,用過的掃帚不可勝數。
“一天不掃不顯眼,三天不掃很明顯”;“小掃每天有,大掃三六九”;“早上十分鐘,掃完再上工”;“自掃門前地,自栽門前樹,自鋪門前路”……東四義村鄉民對這些順口溜已是耳熟能詳。
1952年12月,全國第二屆清潔作業會議舉行,東四義村的愛國清潔作業遭到高度評價,榮獲毛澤東主席題詞的獎旗和周恩來總理簽發的獎狀,自此這兒成了聞名全國的清潔模范村。
現在的東四義村廚房是用氣的,廁所是水沖的,畜禽是圈養的,廢物是定點處置的,還建立了農民公園等,愛國清潔構成長效機制,醫療保證體系健全。
“堅定的領導班子、嚴厲的管理制度、對鄉民鍥而不舍的教學以及經濟基礎的支撐,是東四義村成功的經驗。”山西晉城市愛國清潔運動委員會工作室主任李鐵花說,當經濟實力增強后,東四義村拿出三分之一的財力,用于清潔基礎設施建造和文化娛樂發展。
目前,東四義村在引進公司項目時,重點考慮對環境的影響,村辦廠礦公司安裝了除塵器和排氣排灰管道,對工業廢水、廢氣、煙塵等進行多次處置。